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藝文 > 大公園 > 正文

?自由談/卷起春天(上)\王燕婷

2025-04-15 05:02:14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三四月間的閩南,無論白天黑夜,不管陰天晴天,都會有一層薄薄的白色霧氣籠罩在天地間。清晨推開閩南大厝的木門,門楣上“太原衍派”四個字,在薄霧里洇出青苔的痕跡。幾乎每戶的閩南人都有他們姓氏相應的堂號。那些隨晉人南渡的姓氏,像候鳥銜著舊巢的泥土,在閩南的紅磚厝里重新筑起中原的時光。

  春天是思念生發(fā)的季節(jié),白鷺掠過溪流時,翅尖勾出幾串水珠,落在岸邊新發(fā)的小草上。紫荊花被風揉碎,零星的淺紫飄在車窗前,像未寫完的春信。空氣里浮游著草木蒸騰的氣息,油菜花厚實的葉片正在醞釀露水,木棉花炸開的絨毛沾在睫毛上。情動于中,而顯于外。浸潤在春天,何止是眼耳鼻,潛藏在腸胃里的古老記憶此刻也被喚醒。閩南人的意念里,總有一種把春天卷起來咬上一口的沖動,讓草木的芬芳經由舌尖熨帖肺腑,以此慰借春天蔓延的思念。

  潤餅菜之所以成為閩南清明前后的節(jié)氣美食,追本溯源,仍是有清晰可見的脈絡。

  潤餅菜,簡而言之,即薄餅包“燴菜”。在舊時也稱春卷、春餅、春盤?!傲⒋喝帐程}菔、春餅、生菜,號春盤”。春盤是古代飲食風俗之一,古人云:“春到人間草木知?!绷⒋喝杖藗儠镁曼S、果品、餅餌等食物制成春盤,祭春及饋贈親友。蘇軾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有這么幾句,“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詩行中郊野初試春盤、杯盞清歡的喜悅與暢適溢于言表。

  當年,這道帶著春意清歡的中原美食,被裝進南遷的士族們的行囊,跟著南渡的江水漂流至南方。閩南的婦人學會在春日制作這種應節(jié)的食品。舊時中原的寒食節(jié)、上巳節(jié)、清明節(jié)糅進閩越的山水,借著一種美食的存在另一個時空復燃。到清末,書籍出現“潤餅”的字樣。清末臺灣《安平縣雜記.附風俗考》里“三月三日,共製潤餅,以祀祖先,曰‘三日節(jié)’?!边@里的“潤餅”便是“春盤”在閩南的一個變體,關聯著“三月三”的祭祖習俗?!叭氯边m逢清明前后,潤餅菜成了這個時節(jié),閩南“一敬神,二敬人”的年節(jié)美食。

  有著濃郁原鄉(xiāng)情結的閩南人,對于先祖的崇敬甚至逾越了神明。在他們眼中,清明節(jié)與春節(jié)同等重要?!澳甓禌]倒(回)去沒某(老婆),清明沒倒(回)去沒祖(祖先)”。一年中的兩大節(jié)日了,無論你身在何處,你都要“倒”回去,回到一個叫作“厝內”(家)的地方,春節(jié)里與家人團聚,清明祭奠先祖的魂靈。故清明節(jié)的潤餅菜也稱“思鄉(xiāng)菜”。時至今日,仍會撩撥在外閩南人的懷鄉(xiāng)之思。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