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季開始,有幸出席聯校畢業(yè)禮,看幼稚園學生表演,載歌載舞,總括經歷,展望未來。頒獎拍照后,自己承余興,吃餐滿足飯。到奧運站商場,走入日式餐廳,點炸蝦天婦羅丼飯,飯上鋪滿炸物,紫菜酥脆,雞蛋半熟,青椒爽口,炸功不錯,當然不缺炸蝦,兩口一只,啖肉嘗鮮。
蝦與飯的配搭多見,蝦米油飯入味,蝦乾蒸飯鹹鮮,櫻花蝦炒飯惹味。蝦飯相配,早見古代,唐代《北戶錄》說,“廣之人食品中,有‘團油飰’”?!帮墶笔恰帮垺钡漠愺w字,古時兩廣有作油飯,材料豐富,書中的注文提到:“凡力足之家有產婦,三日、足月及子孩晬,為之飰,以煎蝦、魚炙、雞鵝、煮豬羊、雞子羹、餅灌腸、蒸腸菜、粉餈、粔籹、蕉子、姜桂、鹽豉之屬,裝而食之是也。”
較富足的家庭,會為產婦備油飯,同時慶祝小孩成長的不同階段,“晬”就是小孩滿一歲。飯中配料甚多,蝦魚雞鵝,豬羊蛋腸。“粔籹”由蜜糖、米粉制成,近現時的糖環(huán)。油飯制法現存,只是材料有變,不少地方仍會以油飯慶小孩出生,又名“滿月飯”。臺山、開平會于元宵吃油飯,寓意團圓、富足,同樣是古代飲食習慣的承傳。
唐代《云仙散錄》的蝦飯配搭不同,提到:“成都薛氏家,士風甚美,廚司以半瓠為杓,子孫就食,蝦羹、肉臠一取之,飯再取之。”家族的書禮風氣甚好,飲食有量有序?!皬N司”即“廚師”,同時特指唐代貴族官宦人家的廚房。蝦羹配飯,令人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