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藝文 > 小公園 > 正文

?古聞港食/牛肉烙捲餅\蕭欣浩

2025-07-02 05:02:12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完成中學講座,趕往餐廳訪問。中場仍趕得及堂食午餐,西餐廳坐落灣仔,裝潢以紅色配啡色,十分搶眼。食物擺盤簡單,用料不錯,先來菠蘿特飲消暑,主菜是煎鱸魚,下墊法邊豆和煮番茄,調(diào)味不重,原味夾食清新。前菜是生牛肉多士,長形脆多士,上墊生牛肉,外加刨芝士,再放火箭菜,一口咬啖,味道融和,層次豐富。

  牛肉生熟,配餅食一樣好,薄脆醮韃靼牛肉,濃淡相夾。還有包好的牛肉煎餅,牛肉餡料油汁豐富,一咬熱燙飛濺,冬天暖手啖吃最佳。牛肉加餅有不同的組合,清代《蜀徼紀聞》就提到:“土司則切牛肉加餅上,烙半熟,捲而食之。”“土司”是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所設的官職,所以飲食較好。牛肉煮半熟為餡,面皮外包,作捲餅食用,現(xiàn)在仍有烙餅捲各種肉類的做法。

  清代《揚州畫舫錄》提到,不同人的飲食配搭各異,文中談及:“火燒牛羊肉,豬羊雜什,大燒餅?!睍且煌M食的材料,材料多少自選,可夾入燒餅,如近現(xiàn)代所見的肉夾饃。食物于各地,產(chǎn)生多重意義,清代《楚南苗志》記錄苗地的歷史文化、風土特色,書中也有牛肉與餅的文字,談到:“于敞處以木柱四根,高一丈五尺者,埋于地中,橫木板用茅草鋪墊,陳設米餅、牛肉,上覆以屋,以祭眾神。”苗人用木草起祭祀之所,橫木加茅草就能成祭壇,上放米餅、牛肉,再建頂蓋祭神。米餅代表農(nóng)業(yè),牛肉代表畜牧業(yè),古時農(nóng)畜收入富足,已屬美事。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