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藝文 > 小公園 > 正文

?館藏擷英/《五牛圖》\閒 雅

2025-07-04 05:02:26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近期熱播劇《長安的荔枝》里精心復現(xiàn)的唐代生活場景持續(xù)成為文博愛好者的討論焦點,而同名電影版也將于本月二十五日在內地上映。日前本欄目解析了劇中十七娘發(fā)髻與敦煌第一三○窟《都督夫人禮佛圖》的淵源,本期我們將目光轉向另一件與劇情深度交織的國寶─唐代韓滉的《五牛圖》。

  《長》劇中與主人公李善德把酒言歡的“韓十四”,是唐代名相韓休之子韓洄。而他的親哥哥,便是《五牛圖》的作者─集宰相與畫家于一身的韓滉。二○一四年,考古人員在西安少陵原發(fā)掘韓休墓時,揭開了這個文化世家的神秘面紗。墓中出土的樂舞圖與高士圖壁畫,堪稱唐代藝術精品,印證了韓氏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蘊。

  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的《五牛圖》(附圖,局部),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紙本繪畫真跡之一。黃麻紙本上,五頭耕?;蚋┦资巢荩虬菏姿圾Q,或緩步前行,唯一佩戴紅絡頭的牛神情莊重,仿佛肩負重任。

  韓滉曾任兩浙節(jié)度使,執(zhí)掌江南漕運。畫中五牛看似描繪農(nóng)事,實則暗含作者對唐代物流體系的理解──那些承擔繁重運輸任務的牛馬,恰是荔枝千里轉運的底層支撐。這種對民生疾苦的關懷,與劇中李善德奔波驛道的身影形成呼應。

  《五牛圖》的身世本身便是一部傳奇。一九○○年八國聯(lián)軍洗劫紫禁城后,此畫流落海外。直至一九五○年,周恩來總理親自批示,經(jīng)過多次交涉,最終以六萬港元從香港購回。畫作回歸時已是殘破不堪,故宮專家耗費數(shù)年才修復完成。而今畫上五牛目光炯炯,墨色如新,仿佛訴說著盛唐的堅實與力量。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