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放而不狂,詩文里常見“謙虛”。比如,他跟蘇轍討論書法:“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碧K軾說黃庭堅(jiān)的書法是“樹梢掛蛇”,黃庭堅(jiān)則反諷蘇軾的字是“石壓蛤蟆”。但這是高手過招。蘇黃米蔡四大家,不是吹的。普通人想把蛇掛到樹梢,想用石頭壓住蛤蟆,不是那么容易呢。這“不善書”,分明是“凡爾賽”。
又如,蘇軾與朋友王鞏賦詩唱和時(shí)自注:“仆文章雖不逮馮衍,而慨慷大節(jié)乃不愧此翁?!逼鋵?shí),馮衍文章怎能與東坡相比。
白居易是蘇軾的偶像,甚至“東坡”這個(gè)號(hào),也源自白居易──“出處平生慕樂天,東坡名自樂天傳。”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時(shí),寫下《東坡種花二首》等詩。蘇軾貶謫黃州時(shí),依樣畫葫蘆,寫下《東坡八首》。他曾謙虛地將自己與偶像做了番對(duì)比品評(píng):“軾雖不敢自比,然謫居黃州,起知文登,召為儀曹,遂忝侍從,出處老少大略相似,庶幾復(fù)享此翁晚節(jié)閒適之樂焉。”“不敢”就是“敢”。
蘇軾給堂兄蘇不疑寫信,附送一首詞:“弟雖不會(huì),然常令人唱,為作詞。近作得《歸去來引》一首,寄呈,請(qǐng)歌之。”宋人確實(shí)流傳蘇軾不會(huì)唱歌。但陸游曾特意為此翻案?!独蠈W(xué)庵筆記》載:“世言東坡不能歌,故所作東府詞多不協(xié)。晁以道謂:‘紹圣初,與東坡別于汴上,東坡酒酣,自歌《古陽關(guān)》?!瘎t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耳?!?/p>
至于蘇軾詩中自曝:“我雖不解飲,把盞歡意足。”這倒是真話。他自小“望酒輒醉”,酒量跟李白差遠(yuǎn)了。然蘇軾自有其酒訣:“予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然喜人飲酒,見客舉杯徐引,則予胸中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適之味,乃過于客?!边@又是另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