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財經 > 經濟觀察家 > 正文

?樓市新態(tài)/2025年樓價料升10%\汪敦敬

2025-01-01 05:02:08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自2008年開始筆者每年都會撰寫“我對樓市的十大忠告”,今年分享如下:

 ?。?)新的大都會模式將起步

  香港在大都會化下人口勢創(chuàng)新高,減少依賴西方的金融中心包括上市功能,也成功回復集資功力。教育與創(chuàng)科之路起步,融合大灣區(qū)的新常態(tài)也不斷改變營商環(huán)境。

  需求帶動租金續(xù)揚

 ?。?)租金上升正突破臨界

  租務是支持樓市的最大基礎因素,隨著外來人口不斷引入,令香港常住人口上升,空置率不斷降低,租金繼續(xù)上升成大勢所趨了。

 ?。?)關注10萬億定期存款去向

  香港總存款量逾18萬億元,當中定期占約10萬億元,其中約4.5萬億元是在短短34個月中受當時定期息口高企而快速聚集到銀行,這筆資金在近期減息后逐漸回流市場。執(zhí)筆時候已連續(xù)兩個月共900億元的定期流出,這筆資金的去向足以影響來年的市場大局。

 ?。?)深度悲情是否繼續(xù)癱瘓市場機制

  社會深度悲情雖然不會改變到市場結構,但可以令市場冬眠或極緩慢甦醒。悲情總有減退的一日,市場因素日益改善正能量思維增加,始終有一日會平衡抵御到負面情懷的,所以悲情消散的時間表就是樓市回復的時間表。

 ?。?)中美摩擦仍左右大局

  中美摩擦除了隨時會發(fā)生沖突之外,同時運用按揭息口的加減、匯率高低甚至通脹的高低,亦會帶給香港福與禍。

  宜設置業(yè)資助計劃助上車

 ?。?)救市政策

  特區(qū)政府出招與中央政府的組合拳方式會有不同的效果。如何理順發(fā)展商建屋的收支平衡問題,將影響未來財務和長遠供應是否充足。

 ?。?)財富分配才是關鍵

  置業(yè)人數(shù)(尤其是年輕人)有上升,才是成功的施政。如果要增加擁有資產者的數(shù)目,不是應該掌握樓價低的時候推出置業(yè)資助計劃鼓勵入市嗎?

 ?。?)發(fā)債多寡影響香港下一代

  當樓價低過建筑成本的時候,特區(qū)政府賣地收入就會大受影響,于是政府難免需要發(fā)債,問題是發(fā)債多寡。債券是要償還的,舉債太多會影響下一代的福祉。

 ?。?)買有風險,不買也有風險

  買樓投資當然有風險,但不投資的風險也十分巨大,這是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原則。若果樓價回升,錯失入市機會損失的正是樓價升幅。如果是租樓人士,還要加上錯失機會和置業(yè)前這段時間付出租金的損失,甚至其損失往往比買樓面對的損失更多。

 ?。?0)2025年樓市將由谷底回升

  基于以上各種因素的考慮,筆者評估來年住宅樓價可回升5%至10%。

  (作者為祥益地產總裁)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