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的奧運游泳賽場,中國小將張雨霏和李冰潔分別收獲銀牌和銅牌。雖與金牌擦肩而過,但在歐美人長期壟斷的游泳賽場,能登上領獎臺殊為不易。在孫楊無緣東京奧運會后,張雨霏、楊?,u、李冰潔、湯慕涵等一批95后、00后的泳壇小花接過大旗,讓國人看到中國游泳在巴黎奧運周期的希望。
中國泳壇小將成績飛速成長,得益于中西合璧的訓練方法。里約奧運會后,中國游泳協(xié)會以女子中長距離自由泳和蝶泳為重點項目,在國內(nèi)挑選一批潛力小將和骨干教練,赴美國、澳洲等游泳強國跟隨外教訓練,接受國外先進游泳理念。
疫情期間國家隊無法組織外訓,國內(nèi)教練團隊就將外教訓練手段與中國運動員特點相結合,著重彌補技術和體能短板。例如,崔登榮教練在提升張雨霏上肢力量的基礎上,對其轉身等技術細節(jié)精雕細琢,此舉令張雨霏在100米蝶泳的成績有大幅提升,成為今年游進56秒次數(shù)最多的選手。
通過東京奧運會的洗禮,中國小花們在與歐美高水平選手的較量中贏得信心。張雨霏賽后表示:自己賽前心里有些“打鼓”,但決賽能游出接近世界紀錄的成績,讓自己以后面對國外高手時心里不再懼怕。對于中國泳隊來說,雖然缺少孫楊、葉詩文等明星選手壓陣,但通過東奧綻放出一批泳壇小花,整體實力的提升遠比贏得個別項目的金牌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