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陳耀輝(左)將代表香港摔跤隊,出戰(zhàn)全運會群眾運動摔跤男子65公斤組別項目。右圖:陳耀輝以平衡的心態(tài)處世,亦將此應(yīng)用到摔跤運動上。
早上剛在寶福紀念館上班,下午前往圓洲角體育館比賽,這是運動迷陳耀輝(外號:阿東)的故事。上月阿東完成早上工作,下午出戰(zhàn)全運會中國式摔跤香港區(qū)甄選賽,連贏兩場脫穎而出,下月將以香港代表隊健兒身份到內(nèi)地參賽,真正的高手在民間。曾經(jīng)因為父親離世意志消沉,后來投入運動重拾斗志。殯儀館工作讓“阿東”見慣生死,學懂平衡心態(tài)去處世,這一種平衡,將轉(zhuǎn)化到全運會摔跤擂臺上。\大公報記者 無忌(文、圖)
束起發(fā)髻的陳耀輝神清氣爽,從事殯葬業(yè)10多年,任職仵工。這是阿東的家族生意,哥哥先入行,后來他跟隨。
除卻生死,都是擦傷。在阿東的角度,工作是生活一部分,絕非全部。工馀時間,他練習柔道、柔術(shù),還有今次參加全運會中國式摔跤比賽:“放低工作,我會休息,食好睡好,投入訓練。能夠練習、再運用到技術(shù)真的很開心。做運動,要學識嘆運動?!边@是他平衡生活的方法,也是當初自救良方。
跟隨名師 目標入三甲
2015年,“阿東”父親離世,他深受打擊:“爸爸像好朋友,由細到大好錫我。那時候入行幾年,阿爸離世后,有道傷痕,偶爾淡一點,但一接觸他的事物時又會感覺強烈。”“阿東”后來遇上運動,參加跑會、接觸柔道,一呼一吸,找回重心。
5月11日,全運會中國式摔跤香港區(qū)甄選賽,“阿東”早上完成殯葬工作,駕駛靈車泊在威爾斯醫(yī)院附近,再去體育館參賽,瀟灑晉級,拍照留念。近日他投入中國香港摔跤總會安排的30小時專業(yè)訓練,準備7月北上清遠參賽一展身手。
見慣生死 以運動自娛
人無事才做到世界冠軍,“阿東”的宗旨是盡量減少受傷。為了今次全運會,他請來2012年倫敦奧運柔道港隊代表張志業(yè)擔任私人教練安排特訓,他形容張Sir教導的招式很有特點,學習時加倍投入。
難得在生命中出現(xiàn)全運會這個大型舞臺,“阿東”立志說:“對手可能由細便練習摔跤,技術(shù)更好,但自己會專注練習,希望入到三甲。”
“要將對手摔倒于地上,同時自己亦不能跌下去?!惫ぷ鹘虝粤恕鞍|”心態(tài)上的平衡,與他理解中國式摔跤注重平衡,不謀而合。摔倒、起身,找回平衡,繼續(xù)作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