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新聞 > 內地 > 正文

習近平拜登今視頻會晤 談中美戰(zhàn)略

2021-11-16 04:27:59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北京時間11月16日上午同美國總統(tǒng)拜登舉行視頻會晤。圖為4月10日,中美選手在上海參加紀念乒乓外交50周年乒乓球友誼賽。\中新社

  中國外交部13日表示,經(jīng)中美雙方商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北京時間11月16日上午同美國總統(tǒng)拜登舉行視頻會晤。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談及即將舉行的中美領導人視頻會晤時介紹稱,根據(jù)雙方商定,習近平主席將同拜登總統(tǒng)就事關中美關系未來的戰(zhàn)略性問題以及雙方共同關心、關切的重要問題,坦誠、深入、充分交換意見。另外,就美國務卿布林肯近期涉臺言論,趙立堅表示,美方40多年來在臺灣問題上的表述已經(jīng)走樣、走味、倒退,美方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lián)合公報規(guī)定。

  綜合新華社、中新社報道:趙立堅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指出,當前,中美關系正處于關鍵十字路口,此次視頻會晤是中美關系的一件大事,也是國際關系的一件大事。中美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都希望會晤取得對兩國和世界都有利的結果。

  趙立堅強調,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加強對話合作,有效管控分歧,妥處敏感問題,探討新時期中美作為世界大國相互尊重、和平共處的相處之道,推動中美關系重回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的正確軌道。

  中國統(tǒng)一是不可阻擋歷史潮流

  針對美國務卿布林肯近期涉臺言論,趙立堅應詢表示,我們對美方的錯誤言行表示堅決反對。美方40多年來在臺灣問題上的表述已經(jīng)走樣、走味、倒退,背離了中美建交時美方與中方達成的共識。美方應該遵守的是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lián)合公報,這是中美兩國的重要政治共識,也是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所謂“與臺灣關系法”也好,所謂對臺“六項保證”也罷,它們純粹是美國內一些勢力炮制出來的,都與中美三個聯(lián)合公報背道而馳,實質是將美國內法凌駕于國際義務之上,是非法、無效的。

  他指出,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分裂勢力推行“去中國化”,搞“一中一臺”“兩個中國”,勾連外部勢力大搞謀“獨”挑釁活動,這是臺海和平穩(wěn)定的最大威脅,也是當前臺海局勢緊張的根源。

  趙立堅強調,中國統(tǒng)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堅持一中原則也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一切為“臺獨”撐腰打氣的行徑都是對中國內政的干涉,都不利于維護臺海和平與穩(wěn)定。美方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lián)合公報規(guī)定,慎重妥善處理臺灣問題,以免損害中美關系和臺海和平穩(wěn)定。

  促美切斷與臺軍事聯(lián)系

  另有記者提問,有報道稱美臺計劃近期進行政治經(jīng)濟對話,并召開年度防衛(wèi)審議。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表示,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涉及中國核心利益,是中美關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美方應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lián)合公報規(guī)定,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立即停止與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lián)系。我們也正告臺灣當局,“臺獨”是死路一條,任何挾洋自重、以武拒統(tǒng)的圖謀和行徑都必將失敗。

  專家解讀 | 從容自信主動 時與勢在中方

  近期美國政客不斷提到中美元首進行會晤的可能性及可能的時間點,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也反復被追問相關問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表示,這說明在“見”與“不見”的問題上,美國是非常主動的,甚至是有些著急的,美國國內很多人,包括企業(yè)界的一些人士,也希望看到中美能夠實現(xiàn)最高層之間更加直接的交流。

  11月7日,美國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訪談節(jié)目中明確指出美中關系“不是新冷戰(zhàn)”,而且美國不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而是想與中國“共存”。蘇曉暉認為,美方在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之前釋放出這樣的信息,這并不是一個所謂的巧合或者是偶然,而是為下一階段中美之間互動盡可能地營造相對積極的氛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亦表示,這次中美元首會晤,從時機上來看,中方保持從容、自信與主動更加明顯。時與勢都在中方一邊。視頻會晤的時間,經(jīng)過雙方商定確定北京時間上午會晤,也引發(fā)外界關注。阮宗澤表示這次會晤將牽動全球的眼光,因為中美關系實在太重要,超越了雙邊關系,已經(jīng)具有全球性的影響。所以這次會晤的成果,對下一階段中美關系的發(fā)展將起到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中美元首會晤前,11月13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再次表明中方立場。王毅表示,雙方要相向而行,為會晤做好準備,確保這次重要會晤順利、成功,推動中美關系回到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的軌道。同時針對美方近日在臺灣問題上采取的錯誤言行,王毅進一步表明中方嚴正立場:如果美方真想維護臺海和平,就應當明確、堅定地反對任何“臺獨”行徑,就應當信守在中美三個聯(lián)合公報中作出的鄭重承諾,就應當把一個中國政策落實到行動上,不再向“臺獨”勢力發(fā)出錯誤信號。

  首次“面對面”會晤 元首引領作用可期

  圖:11月5日,美國3M公司的工作人員在進博會上介紹其聽力防護方案。\中新社

  據(jù)中通社報道:中美元首16日舉行的視頻會晤,是美國政府換屆后,總統(tǒng)拜登首次與中國領導人“面對面”會晤。外界普遍對會晤效果期望不高,受訪學者認為,此次會晤可發(fā)揮元首引領作用,料會后可能落實具體合作成果。

  同濟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院長夏立平教授受訪時分析指,“此次兩國領導人視頻會晤,關鍵在于發(fā)揮首腦引領作用。對于取消對華高關稅、恢復重開中國總領事館等事宜,都可能在峰會上商討推進。相信峰會可能決定恢復兩國在一些領域的實質性對話,并繼續(xù)推進在進行中的對話,包括軍事、氣候、伊核朝核等方面。”不過夏立平亦指出,要想達成具體的成果,恐怕要等到峰會以后。

  就臺灣問題可能成為此次會晤的重點,夏立平指出,中國的確很關心臺灣問題,“因為盡管拜登政府也講一個中國政策,但其具體表述已和中美建交以來的歷屆美國政府不同。在實際執(zhí)行方面,拜登政府也繼續(xù)‘切香腸’,試探中方紅線。若美方‘以臺制華’和臺方‘借美謀獨’繼續(xù)下去,將非常危險,大大增加臺海爆發(fā)戰(zhàn)爭的危險性。此次視頻會晤時,中方領導人勢必會清楚表述立場,但美方將如何領會、如何表述,將是觀察的重點。”

  對于此次會晤能否給陷入低谷的中美關系帶來轉機,夏立平認為:“此次會晤將是雙方改善關系的一個契機,但由于美國鷹派的壓力,也很難指望兩國關系能得到很大改善。不過,此次峰會定下的方向、兩國元首的引領作用,將對今后兩國關系產(chǎn)生相當大的影響,主要會是正面的影響。”

相關內容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