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方暫緩實施“對等關稅”。彰化縣水五金產業(yè)發(fā)展協會指出,現在大家都趕著出貨消化手上訂單。
【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道:“這絕對是臺灣經濟近幾十年來最大的危機。”旅美臺灣學者翁履中在談及美國總統特朗普欲對臺灣加征32%關稅的問題時,向外媒如此說道。他認為,臺灣地區(qū)的經濟以出口貿易為導向,32%關稅對臺影響“非常嚴峻”。
當地時間9日,特朗普突然宣布新關稅政策將暫緩90天實施,在此期間僅實施10%的“對等關稅”。這看似給臺灣帶來一絲喘息之機,實則仍暗藏風險。島內輿論對此普遍感到不樂觀,認為仍要作最壞打算。
民進黨當局也承認關稅對臺灣經濟的嚴峻影響,評估可能沖擊9000億元制造業(yè)產值。有智庫學者坦言,去年預測臺灣今年經濟增長率為3.1%的目標已不可能達成。
七成受訪臺企料營收下滑
此前,針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臺灣《商業(yè)周刊》披露了一份覆蓋全臺范圍的調查,100多位臺灣企業(yè)主中,近七成預計今年營收會下滑。而面對成本上升,超過七成表示由此產生的成本將轉嫁給客戶。
對于賴清德當局的“滑跪政策”,臺灣工商業(yè)界同樣不認同。臺灣商業(yè)總會理事長許舒博直言,臺積電拱手送出,關稅也“炸鍋”了,才急著想辦法應對,這是嚴重戰(zhàn)略誤判,也是不負責任做法。臺灣三三企業(yè)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認為,民進黨當局拋出的新臺幣880億元產業(yè)補助絲毫沒有打到痛點,對于臺企應對關稅戰(zhàn)無濟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