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6月15日,伊朗德黑蘭市中心遭遇空襲,一名男子抱著一名受傷的女孩。\美聯(lián)社
戰(zhàn)事在第12天戛然而止,但以強伊弱的格局已經奠定,以色列將繼續(xù)打擊削弱伊朗。
戰(zhàn)爭是檢驗國力軍力的最有效方式。經此一戰(zhàn),以伊高下立判。在核領域,以色列多次空襲伊朗核設施,加之后來美軍對伊朗最重要的福爾多地下核設施的轟炸,伊朗的核工業(yè)能力受到極大破壞。這一點得到了國際原子能機構以及伊朗方面的證實。在空戰(zhàn)方面,以色列在戰(zhàn)爭初期有效打擊了伊朗防空系統(tǒng),掌握了在伊朗空域的制空權,隨后進一步打擊了伊朗的軍事基地、導彈陣地。按照以方說法,以軍摧毀了大約1000枚彈道導彈,占伊朗庫存的40-50%;摧毀了大約250個導彈發(fā)射井,占伊朗庫存的三分之二。伊朗共向以色列發(fā)射500多枚彈道導彈,但打中關鍵軍事設施的情況不多。伊朗最初每天向以色列發(fā)射約100枚導彈,后期只能發(fā)射數十枚甚至更少,后勁嚴重不足。在傷亡方面,以色列開戰(zhàn)首日就打死包括伊朗武裝力量總參謀長、伊朗革命衛(wèi)隊司令在內的多名高級將領,殺死9名伊朗核科學家,重創(chuàng)伊軍指揮體系和核領域人才。伊朗僅造成以色列28名平民身亡。在很大程度上,以色列對伊朗形成了降維打擊。
戰(zhàn)事雖然告一段落,但?;鸬幕A很不牢固。6月24日的?;鸷吞乩势諅€人的干預有較大關系,而非雙方在戰(zhàn)場上打成平手后的自然結果。相反,以伊之間的力量差距進一步拉大。以色列建立了通往德黑蘭的空中通道,未來對伊朗進行階段性軍事打擊將較為輕松。一旦伊朗有任何重建軍力、重建導彈能力或恢復核能力的行為,以色列可以立即恢復對伊朗的打擊。如此看,以伊停火將在很大程度上覆製2024年11月的黎以?;鹉J健T诶枰酝;鹉J较拢陨锌梢噪S意破壞?;饏f(xié)議,打擊和削弱真主黨,而真主黨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同理,以色列將通過反復打擊,將伊朗維持在虛弱狀態(tài),而伊朗對以色列的反擊將很難奏效。
在軍事對抗之外,以色列對伊朗搞政權更迭的情景也不能排除。以色列大幅削弱了伊朗的代理人、導彈能力與核能力,但反以的伊朗政權仍然存在,這仍是以色列的心頭大患。只有推翻伊朗現政權,以色列才有絕對的安全感。在這一點上,以總理內塔尼亞胡早已按捺不住,多次呼吁伊朗人民“起義”“推翻伊朗政權”。當然,策動政權更迭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觀察戰(zhàn)爭進程可以發(fā)現,伊朗民眾并不樂見由外力推動的政權更迭,伊朗國內也缺乏強大和有組織的反對派力量,特朗普政府對在伊朗搞政權更迭也興趣有限。無論如何,通過發(fā)動此次戰(zhàn)爭以及后續(xù)對伊軍事高壓,以色列為在伊朗出現政權更迭創(chuàng)造了條件。推動政權更迭將在未來以色列對伊政策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