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評論 > 北京觀察 > 正文

?北京觀察 | 發(fā)揮中越關系的杠桿作用

2024-08-19 05:02:22大公報 作者:馬浩亮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越共中央總書記、越南國家主席蘇林,18日開始訪華之旅,這是其出任國家最高領導人后的首次出訪。2022年中共二十大之后,時任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成為第一位訪華的外國領導人。去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訪問越南。今年6月,越南總理范明政訪華。頻密的高層往來,折射了兩國關系的高位運行。

  當前,國際社會對“后阮富仲時代”的越南外交走向高度關注。蘇林選擇以中國開啟外交首秀,直接宣示了越南新領導層對中越關系的高度重視。陪同蘇林的越南副國級黨政軍領導人就多達9位,且訪問從“歷史起點”切入,在第一站廣州尋訪胡志明的紅色足跡,以紀念胡志明在廣州開展革命活動100周年。這些精心安排,令中越兩黨兩國關系厚重歷史烙印、堅韌現(xiàn)實基礎,形成相互映照。

  近年來,中越關系保持政治互信的高水平和經(jīng)濟合作緊密度,為構建“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提供了牢固支撐。今年上半年,中越進出口貿易額達1237.7億美元,在中國大陸貿易伙伴排名中,僅次于美、韓、日、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發(fā)達經(jīng)濟體。越南正積極尋求與中國合作開建其高鐵網(wǎng)絡,加強基礎設施互聯(lián)互通。

  必須看到,中越關系的發(fā)展,其意義已超越雙邊范疇。東盟是中國和平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依托,東盟已連續(xù)四年位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而越南是其中的領頭羊。當前,南海局勢波譎云詭,特別是菲律賓攜域外大國自重,不斷挑釁。8月13日,中國印尼外長防長“2+2”對話機制首次高官會舉行,這是中國對外建立的首個部長級“2+2”機制。16日,王毅外長在瀾湄合作第九次外長會重申,中國將與越、老、柬、泰、緬等國合作打造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示范區(qū)、全球發(fā)展倡議先行區(qū)、全球安全倡議實驗區(qū)、全球文明倡議首善區(qū)。

  今次中越最高層面的直接接觸,增進戰(zhàn)略互信,可以發(fā)揮杠桿作用,密切中國與東盟合作,為國際貿易格局和地區(qū)秩序注入更多確定性,并可為中國參與全球經(jīng)濟治理、助推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提供更廣闊空間。

相關內容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