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qū)主席、現(xiàn)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羅奇(Stephen Roach)近日來港后,6月13日在媒體上發(fā)表題為《近乎絕望的無奈》的一文,除了繼續(xù)堅持他今年2月拋出的香港“玩完論”之外,又拋出“絕望論”;這篇文章通篇都是政治術語,以政治取向立論,絲毫看不出是一名經濟學家的作品。
可就在羅奇炮制“絕望”的時候,昨日,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最新發(fā)布的《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排名由去年第七位升至今年全球第五位?!妒澜绺偁幜δ陥蟆犯鶕?7個經濟體的調查,分析各地區(qū)的“經濟表現(xiàn)”、“政府效率”、“營商效率”及“基礎建設”四大指標而厘定排名。今年,香港超越了2020年的表現(xiàn)。
這個報告如同打了羅奇一個響亮的耳光,令他拋售的“玩完論”“絕望論”完全無立足之地。
羅奇曾是受人尊敬的經濟學家,但羅奇針對香港接二連三、信口雌黃的“奇文”,令人震驚錯愕!它至少有三個謬誤。
荒謬一:無視數據,熱衷政治
6月初,香港特區(qū)政府曾發(fā)表反駁羅奇言論的新聞稿,羅奇稱“新聞稿中的事實和數據形式上純是旅游局通常會預料到的公關宣傳”。
羅奇這個觀點荒誕無稽!分析經濟問題不用關鍵的經濟數據說話,用什么說話?羅奇認為香港特區(qū)政府公布的經濟增長率、股市交易量、人才引進數量、非本地企業(yè)數量等數據屬于“公關宣傳”,不足為信。那么,他自己又是依靠什么來立論呢?
讀完羅奇的這篇“大作”,可以清晰地看出,他立論的根據是“政治因素”。比如“在3月匆忙頒布香港《基本法》第23條之后,政治限制越來越大”“如果香港要采取積極的政策行動,使其能夠超越其所束縛的疲軟的中國經濟,政治自治是必不可少的。”等等。
用經濟數據來分析經濟問題,這是一個基本常識。事實上,不僅香港特區(qū)政府公布的主要經濟指標表明了香港經濟企穩(wěn)向好;而且,諸多國際權威機構對香港經濟的分析預測,同樣得出了企穩(wěn)向好的結論。
以IMD《世界競爭力年報》為例,香港“政府效率”的排名世界第3,“經濟表現(xiàn)”由去年的第36位升至第11位,“營商效率”和“基礎建設”,亦由去年的第11位和第13位,分別升至第7位和第9位。子因素方面,香港在“國際貿易”、“商業(yè)法規(guī)”均排名全球第一,“國際投資”、“稅務政策”、“金融”、“基礎建設”及“教育”的排名亦保持于全球前5名。
荒謬二:論點嚇人,論據蒼白
任何一位腦子正常的經濟學家,在得出結論的時候,事先都要深入調研、反復論證,尤其是在得出全面否定結論時,更應采取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然而,羅奇炮制的香港“玩完論”和“絕望論”十分嚇人,論據卻站不住腳。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點:
其一,“中國經濟疲軟”沒有依據。羅奇認為,中國經濟“疲軟”,香港應“超越其束縛”。那么,中國經濟前景到底如何呢?6月11日,世界銀行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中國2024年經濟增速為4.8%,比1月份的預測高出0.3個百分點,主要因為2024年初中國的經濟活動強于預期,尤其是出口。報告同時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將增長2.6%。世界銀行的預測權威性很強,預測中國增速是全球平均增速的近兩倍,這足以說明中國經濟發(fā)展并不疲軟。事實上,中國一季度經濟增長已達到5.3%。
其二,調查沒有可信度。羅奇在文章稱,這次來港,“與香港各行各業(yè)的最杰出人才進行認真討論”,這些人“包括工業(yè)、金融、學術、文化、房地產發(fā)展、律師和前政府高級官員。”眾所周知,任何一項嚴謹的調查,都有一套科學的體系,設計若干科學指標,如此采集的意見才能接近客觀事實。羅奇這次來港原本就是“走馬觀花”,他接觸的這些人,以及反映出的意見是否具有代表性呢?誠然,香港發(fā)展因為外部環(huán)境變化遇到了不少困難,有些領域還相當嚴峻,但以偏概全,得出“絕望論”,顯然不能令人信服。
其三,用“法官辭職”作論據沒有道理。羅奇找不到經濟上的事實和數據為其論點做支撐,就把前不久英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岑耀信(Lord Jonathan Sumption)辭任香港終院非常任法官一事當作論據。岑耀信抹黑香港司法制度的謬論原本就站不住腳,用他的言論為論據更顯得荒唐。比如,岑耀信稱“司法愛國主義爆發(fā)”就毫無道理,如果香港維護國家安全屬于“司法愛國主義爆發(fā)”,那么,英國2023年通過的《國家安全法》相關條款,比香港國安法、香港國安條例更為嚴厲,是不是英國的“司法愛國主義爆發(fā)”呢?
荒謬三:煽情有余,理性不見
羅奇的文章根本不像是出自經濟學家之手,而像是出自一個末流的、濫情的、尷尬的破落文人之手。比如:“火花不見了。在過去的一周里,我分別在北京和香港度過,可以明顯感覺到這兩個城市的情緒日益低沉。”又比如:“對我來說,這聽起來像是眾所周知的沸騰水鍋里的青蛙。難怪這座曾經非凡的城市的氣氛如此暗淡。”
如果把這些渲染、煽情的文字剝開,看不到任何有價值的論據和理性的分析推理過程,僅能夠看到的是他的“結論”,那就是:香港維護國家安等于“政治限制”,香港與中國內地經濟聯(lián)系越緊密,香港就越沒有前途。
沒有經過充分論證而妄下結論,不是經濟學家的做派。不以事實為依據而濫發(fā)議論和感慨,也不是經濟學家的做派。當經濟學家如此“撰寫”文章時,這樣的文章一錢不值!
香港在過往的發(fā)展歷程中經歷了無數坎坷,也創(chuàng)造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香港并不缺少包容的氣度,但對于羅奇這種不講理據的所謂“分析”,任何一個思維正常的人,還是分辨得出來的。顯然,羅奇已經“政治上腦”、走火入魔,看來不是香港“玩完”,而是他作為“經濟學家”的職業(yè)生命已經“玩完”了!
十三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2024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的致辭中指出:“事實雄辯地證明,香港仍然是全世界營商環(huán)境最好的地方,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賺錢盈利、成就夢想最好的地方。就如宇宙中的太陽,烏云永遠遮不住它的光芒。香港的繁榮不是幾篇文章、幾聲聒噪就能唱衰的,香港的發(fā)展也不是幾只螳臂、幾條蠅腿就能阻擋得了的,讓那些見不得香港好的人去哀鳴吧,香港的明天注定輝煌!”
今天我們重溫夏主任這段精彩的表述,更對香港的未來信心百倍。只要我們用好香港的獨特優(yōu)勢,排除一切干擾,全力以赴拚經濟、謀發(fā)展,必將以新的“香江傳奇”,令羅奇之流抹黑香港的預言徹底破產、土崩瓦解!
?。ū疚淖髡邽槿珖f(xié)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fā)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