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2022“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展開展,今年的非遺展迎來了一些高顏值的新伙伴,它們不僅制作精巧,顏值與內(nèi)涵兼?zhèn)?,還凝聚著非遺傳承人的匠心精神。
《刷花三潭印月》西湖綢傘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劉萌萌攝
《刷花三潭印月》
非遺項目:西湖綢傘(浙江,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西湖綢傘以杭州本地獨有的淡竹、絲綢為原料,以西湖風(fēng)景為裝飾圖案,用刷花、彩繪和刺繡等技法加以裝飾,俗話說的好,“撐開一把傘,收攏一節(jié)竹”,西湖綢傘盡顯江南婉約之美。撐起西湖綢傘,仿佛還原了戴望舒《雨巷》中的場景: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孩兒枕》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劉萌萌攝
《孩兒枕》
非遺項目:定瓷燒制技藝(河北,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這個胖嘟嘟的小娃娃可來頭不小,它的原作是定窯代表性的作品,藏于故宮博物院。炎炎夏日,小萌娃兩臂交叉俯臥于榻上,頭枕著胳膊,面相憨態(tài)可掬,小腳丫還上翹著仿佛在撒嬌,不禁讓人感嘆宋代匠人的手藝簡直是登峰造極。
琉璃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劉萌萌攝
《和合共生》
非遺項目:琉璃燒制技藝(山東,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西游記》的忠實觀眾應(yīng)該有印象,沙僧就是因為打破一只琉璃盞而被貶下天庭的,可見其珍貴。流云漓彩、美輪美奐的琉璃石榴,是不是讓人垂涎欲滴?它可是在1400攝氏度高溫下,經(jīng)歷了吹、拉、搓、捻等工藝才和我們見面的。
蘇扇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劉萌萌攝
《蘇扇》
非遺項目:蘇扇(江蘇,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每到夏季,蘇州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蘇扇的身影。一把小小的團(tuán)扇,身后是千年的文化傳承。 蘇扇,以雅致精巧,富有藝術(shù)特色而著稱,它包括折扇、檀香扇和絹宮扇三大品類,統(tǒng)稱為“蘇州雅扇”。
《吉祥如意虎》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劉萌萌攝
《吉祥如意虎》
非遺項目:聶家莊泥塑(山東,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這兩只著色濃艷、豎眉瞪眼、昂首踞立、胸掛桃紅大花,額涂朱筆“王”字,既威風(fēng)凜凜,又憨態(tài)可掬的泥塑小老虎來自“好客山東”,看到可愛的它們,會不會想起兒時的玩具?
洛陽水席中的牡丹燕菜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劉萌萌攝
《牡丹燕菜》
非遺項目:洛陽水席制作技藝(河南,國家級非遺代表性你項目)
這道菜名叫牡丹燕菜,是洛陽水席制作技藝的頭菜。它曾被網(wǎng)友稱為中國菜顏值天花板,雖然食材僅是普通的蘿卜、粉條,但經(jīng)廚師妙手烹制后,便脫胎換骨,唯美異常,如奇花綻放,讓人叫絕。
楓溪瓷燒制技藝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劉萌萌攝
非遺項目:楓溪瓷燒制技藝(廣東,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說起陶瓷,人們就會想到江西景德鎮(zhèn),其實,同為“中國瓷都”的,還有廣東潮州。潮州陶瓷的代表性燒制技藝便是楓溪瓷燒制技藝。更神奇的是這種瓷器制作出的花瓣薄如蟬翼、輕如紙屑、下水不沉、落地不碎。(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劉萌萌)
資料來源: 石榴云/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