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碟中畫”《貝多芬鋼琴小品選輯》/《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在維也納大街上》
六月十七日,捷裔奧地利鋼琴大師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在倫敦溘然長逝。這位九十四歲的古典音樂泰斗所涉獵的“曲庫”相當(dāng)廣泛,但其最擅長且最負(fù)盛名的演繹無疑是“樂圣”貝多芬的曲目。為了悼念這位橫跨兩個世紀(jì)的古典音樂巨匠,本周特別以一張貝多芬小曲選輯以示紀(jì)念。唱片收錄了布倫德爾獨奏的貝多芬《“英雄”變奏曲》《致愛麗絲》《六首鋼琴小品》和《六首??巳刮枨?。唱片封套選擇的是一八三三年德國畫家約翰.彼得.萊瑟制作的版畫《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在維也納大街上》。
畫作用簡約的線條描繪了“樂圣”在維也納大街上散步的場景。鑒于貝多芬于一八二七年去世,這幅創(chuàng)作于一八三三年的版畫顯然不是紀(jì)實寫生。畫家約翰.彼得.萊瑟并沒見過作曲家本人,但他根據(jù)貝多芬的朋友和同代人的不同描述,成功且準(zhǔn)確地將“樂圣”的外貌特征勾勒出來。奧地利記者約翰.斯波希爾曾屬貝多芬的熟人圈子,他在一八二七年《德累斯頓晚報》上發(fā)表過一篇詳實記述后者外貌的文章。其中提到貝多芬“身材較矮(在一米五八至一米六二之間),大多時候不太在意自己的身材,戴著一頂難以描述的帽子……在散步時步伐短促而有力,腳掌著地卻很快,就這樣匆匆穿過維也納的街道,并總是像閃電一樣迅速消失在街角?!碑嬛械呢惗喾已凵駡砸惆菏淄π兀粲兴嫉卦诔侵絮獠?,一對紳士貴婦正在他身后交談。若非題目,背景極為簡約的風(fēng)景和建筑線條很難確定其所處位置。畫家的簽名留在了右下角柱子的基座上。此作得到了貝多芬兒時好友史蒂芬.馮.布倫寧之子格哈德的肯定,幼年數(shù)次見過“樂圣”的他認(rèn)為這幅版畫準(zhǔn)確且傳神地描繪出了貝多芬的真實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