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藝文 > 文學 > 正文

?中華文化節(jié)亮點節(jié)目介紹(部分)

2025-06-23 05:01:44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圖:中華文化節(jié)亮點節(jié)目介紹(部分)

  《古風.今詠》經典文學×當代舞蹈

  7月23日至24日沙田大會堂演奏廳

  作品以中國古典文學為根基,融合當代表演、現代美學與影像科技,引領觀眾穿越時空,走近“莫失莫忘的寶玉”、“穿越時空的梁祝”、“女中豪杰花木蘭”。在虛實交錯之間起舞,拾起文化碎片,重新拼貼、感受并觸碰《桃花源記》與《詩經.蒹葭》中對美與真最本初的向往。

  《太生輿老腔—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8月17日荃灣大會堂演奏廳

  音樂會以中樂古今交融為主線,邀得香港藝術發(fā)展局2024年藝術家年獎(音樂)得主趙太生,與國家級非遺華陰老腔代表性傳承人張喜民及其團隊同臺對話。華陰老腔被譽為“華夏古樂活化石”與“中國最古老的搖滾”,唱腔剛勁激昂,氣勢磅礴。該藝術于2006年獲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古藝新姿木偶戲》

  9月12日至13日西灣河文娛中心劇院

  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源于秦漢,隨晉代中原移民南遷入閩。泉州提線木偶戲一大特色是模擬真人動作與表情,每個木偶的提線多達16至40條,由演員雙手操縱,可精準展現解衣、拔劍、接傘等各種動作。該戲種于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2012年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優(yōu)秀實踐名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