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藝文 > 文學 > 正文

?人間畫會:將藝術與群眾扣連

2025-07-04 05:02:04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圖:畫家司徒乃鐘創(chuàng)作大畫。

  展覽中,觀眾還可以欣賞到畫家對日常生活中的娛樂與勞動的關注,在戰(zhàn)爭年代,他們更是以戰(zhàn)爭和災難為題材,開拓出鮮明的寫實風格。而這不得不提到人間畫會對香港繪畫發(fā)展的影響。人間畫會由黃新波等人在1946年發(fā)起,大批由內地抵港的藝術家陸續(xù)加入。M+水墨藝術副策展人楊浚承表示,“那段時間,廣州一線的藝術家因為避難而來到香港,盡管他們活動的時間比較短,但那幾年在香港的影響力非常大。版畫家黃新波等一批藝術家響應魯迅的‘新版畫運動’的號召,用他們的角度關注社會。”

  在今次的展覽中觀眾可以欣賞到黃新波的版畫作品。彼時,黃新波作為《華商報》的記者,與社會各個階層密切接觸,人民的日常生活也成為了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作品《香港跑馬地之旁》以跑馬場及山上別墅洋房為背景,描繪在高級住宅區(qū)旁輪候著富戶施飯的貧民。他們有老有幼,木訥地拿著盛器守候,表現(xiàn)了饑餓中的貧民苦困。

  人間畫會的成員包括黃新波、王琦、劉建庵、黃永玉、梁永泰、米谷、特偉、張光宇、廖冰兄、方成、沈同衡、符羅飛、關山月等人。他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不斷豐富了香港的藝術及文化內涵。

  盡管人間畫會存續(xù)時間不長,但仍舉辦不少展覽,如“六人畫展”“反對美國扶助日本漫畫聯(lián)展”“人間畫會春季畫展”。成員們亦在《大公報》《華商報》《文匯報》《星島日報》等報刊上發(fā)表漫畫及插圖,以輕松諷刺的手法帶出深刻的社會問題,將藝術與市民大眾的生活連結起來。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