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財經 > 中國經濟 > 正文

IMF亞太部副主任:中國經濟有望持續(xù)復蘇

2020-04-20 16:32:00新華社 作者:熊茂伶 高攀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新華社華盛頓4月19日電  專訪:中國經濟有望持續(xù)復蘇——訪IMF亞太部副主任肯尼思·姜

新華社記者熊茂伶 高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部副主任肯尼思·姜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中國正逐漸復產復工,經濟有望在二季度反彈。隨著新冠疫情管控措施放松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強,下半年中國經濟將持續(xù)復蘇。

肯尼思·姜表示,一季度中國經濟活動受到疫情嚴重影響,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則導致外部需求劇烈下滑,這使得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放緩。不過,企業(yè)普遍復產復工讓人看到了二季度中國經濟反彈的希望。

IMF近日發(fā)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新冠疫情將導致今年全球經濟萎縮3%。其中,發(fā)達經濟體將萎縮6.1%,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將萎縮1.0%,主要經濟體中僅中國和印度保持正增長。

肯尼思·姜說,隨著經濟活動逐漸正?;?021年中國經濟將大幅增長。他同時指出,目前中國經濟也面臨一定下行風險,一方面疫情可能再次暴發(fā),迫使政府采取新的管控措施;另一方面,隨著疫情繼續(xù)影響其他國家,全球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進而影響中國經濟。

肯尼思·姜表示,中國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來遏制病毒蔓延,減輕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并支持經濟復蘇。如果經濟復蘇遲緩,中國政府仍有足夠的政策空間采取措施。

他說,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個亞洲經濟體已對IMF巨災遏制和救濟信托基金(CCRT)予以支持,希望中國繼續(xù)為全球抗擊疫情作貢獻。IMF執(zhí)行董事會日前批準通過CCRT對多個成員實行債務減免,以幫助它們抗擊疫情。

IMF日前表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亞洲經濟將出現零增長,為上世紀60年代以來最低水平??夏崴?middot;姜告訴記者,盡管亞洲經濟增速顯著下調,但亞洲比世界其他地區(qū)更早受病毒影響,因此可能更早開始復蘇。IMF預計,2021年亞洲經濟增長率將達7.6%。他同時強調,目前的預測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亞洲各經濟體正處于疫情的不同階段,最終結果將取決于防控措施是否有效、是否會暴發(fā)第二波疫情。

肯尼思·姜表示,各國應避免對醫(yī)療和衛(wèi)生產品實施貿易限制,要確保這些產品流向最需要的地方。各國還應積極合作,減少阻礙跨境貿易和投資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并在經濟復蘇之際保障全球供應鏈穩(wěn)定。

責任編輯:

相關內容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