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華加征關稅的力度,以及其他國家或地區(qū)是否追隨美國采取貿易保護措施,是今年影響中國出口的兩大外部沖擊變量。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廣開首席產業(yè)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向大公網表示,美對華加征關稅短期難以“一步到位”,目前中國出口對美國的依賴已相對較低,鑒于中國擁有全產業(yè)鏈和中高端制造業(yè)競爭優(yōu)勢,并已積累豐富的貿易領域博弈應對經驗,在出口市場日趨多元化,出口競爭力持續(xù)提升背景下,中美貿易受挫對2025年中國出口的影響預計有限。
連平提醒,中國擁有稀有金屬出口管制、“去美元化”等多種手段反擊美國的貿易保護政策 / 記者 倪巍晨 攝
今年對中國出口影響較大的外部沖擊變量主要源自兩方面。連平認為,一是美對華加征關稅的力度,二是歐盟、加拿大、日本、部分東盟成員等國家或地區(qū)是否追隨美國采取貿易保護措施?;鶞是樾蜗?,今年美對華加征20%左右關稅,疊加少數發(fā)達國家跟隨美國采取貿易保護措施,2025年全年中國出口增速或為1%,“若美國今年僅對中國加征10%左右關稅,今年中國全年出口有望增長3%”。
對美出口依賴相對較低
在連平看來,中美貿易受挫對中國出口的影響總體有限。他強調,目前中國出口對美國的依賴度相對較低,對美出口在中國總出口中的占比已從20%以上水平降至15%以下;與之對應的是,中國出口市場日趨多元化,東盟仍穩(wěn)居中國最大貿易伙伴地位,去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在外貿總值中占比近50%,較2014年增長近一倍,且中國與越來越多國家或地區(qū)簽訂高標準雙邊自貿協(xié)定。
連平補充說,得益于全產業(yè)鏈和中高端制造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近年來以“新三樣”為代表的中高端制造業(yè)對中國出口起到較好支撐作用,聯合國工業(yè)發(fā)展組織預測“到2030年,中國制造業(yè)產值的全球占比有望從目前的35%進一步提高至45%”。他并指,從國家層面看,中國擁有稀有金屬出口管制、“去美元化”等多種手段反擊美國的貿易保護政策;微觀層面,中國企業(yè)不斷通過“出海”開拓多元化市場、提升產品附加值,以及大力發(fā)展跨境電商等策略靈活應對。
“去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穩(wěn)外貿’作為今年重點經濟工作之一。”連平建議,在進一步培育外貿新動能方面,要支持各地加快電子信息、智能家電、工程機械、醫(yī)藥等重點外向型產業(yè)鏈和產業(yè)集群的高質量發(fā)展,推動企業(yè)“出海”拓展多元化市場,擴大優(yōu)勢產品和中間品貿易出口規(guī)模。此外,還要加快跨境電商發(fā)展,引導企業(yè)建設海外智慧物流平臺,探索建設跨境電商服務平臺,拓展數字產品貿易、數字服務貿易,以及數字技術貿易等新貿易形式。
人幣貶值壓力總體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勝出后,美元匯率遂開啟新一輪強勢行情,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主要非美元貨幣兌美元均被動貶值。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分別下跌2.92%和2.98%。今年以來,美元延續(xù)強勢,1月2日美元指數一度升穿109.54,人民幣兌美元亦有所走軟。
連平相信,現階段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走弱是市場自發(fā)的調整,有助于減緩今年可能出現的因“加征關稅”對中國出口帶來的壓力??紤]到人民幣匯率貶值也會帶來進口成本增加、資本外流等副作用,“人民幣可以允許階段性、可控地貶值,但不宜大幅、持續(xù)地貶值,貶值可以是短期應對策略,而非中長期戰(zhàn)略性舉措”。
“今年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的因素依然較多。”連平提醒,中國對特朗普第二任期的貿易保護政策及其后果已有充分預期和準備;另一方面,中國可以通過較大力度內需刺激,以及更多元化的匯率工具,對沖和抵消出口領域的不利影響,緩釋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此外,新興市場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的“去美元化”與本幣結算,一定程度會降低對美元的需求。
展望后市,連平認為,上半年美國貿易保護措施的密集出臺,或令人民幣匯率承壓,下半年隨著中國一攬子增量政策效果的不斷顯現,中國經濟料加快向好,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望逐步走強。他預計,2025年全年,人民幣中間價大概率將在7-7.5區(qū)間內雙向波動,“今年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總體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