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今年7月中央深改委會議曾指出:“糧食安全這根弦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繃得更緊。”最高決策層的這些直觀論述,將糧食安全提升到罕見的戰(zhàn)略高度。
“民以食為天”“食為政首”,吃飯問題首先是最根本的民生問題,糧食安全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其次,糧價是百價之基,食品價格在CPI中占比高,糧食充足供給是穩(wěn)物價、防通脹、穩(wěn)增長的重要基礎。而且,糧食問題不僅是民生賬、經(jīng)濟賬,更是一筆政治賬。糧食安全是社會穩(wěn)定、國家安全、大國地位的基石。尤其面對國際大變局,西方國家對華圍堵、遏制,冷戰(zhàn)思維與貿易保護主義抬升,加強糧食自主更具現(xiàn)實緊迫性。
盡管中國糧食連年增產,但仍處于一種“緊平衡”狀態(tài)。特別是隨著耕地紅線、生態(tài)環(huán)境紅線的收緊,各種剛性約束更為突出。最近幾年,糧食生產重點在種子、耕地等關鍵要素上發(fā)力。今年開始實施種業(yè)振興戰(zhàn)略,確保有“糧食晶片”之稱的種子自主可控。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今年建設1億畝旱澇保收的高產穩(wěn)產農田,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
除了生產環(huán)節(jié),維護糧食安全的另一大重點做好糧食收購、儲備和市場調節(jié)。今年8月起,中紀委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查處了一大批靠糧吃糧的“碩鼠”“蛀蟲”“蟻貪”。如陜西、黑龍江、山西、貴州等多省的糧食局局長一把手,以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若干重要崗位負責人落馬。專門在糧食領域進行如此大力度的反腐前所未有。
中紀委要求從嚴從快查辦重大典型案件,推動解決糧食購銷領域系統(tǒng)性腐敗問題。用“系統(tǒng)性腐敗”來定性,表明了糧食領域腐敗的嚴重性。這種不回避、不遮丑、直面問題的態(tài)度,凸顯了刮骨療毒的堅定決心。背后原因就在于,糧食腐敗不僅敗壞吏治、損害老百姓切身利益,更直接對糧食安全帶來重大破壞。從嚴開展糧食反腐,是維護糧食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重大保障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