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宣布感染新冠病毒以來,有關他的健康狀況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包括親特朗普的右翼媒體《華爾街日報》也批評白宮不透明。文章指,特朗普的病情事關美國國家安全,公眾有權知道這個國家是否處於有效掌控之中。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也表示,沒有獲得任何有關總統(tǒng)病情的通報。
為了打消人們對特朗普健康的擔憂,特朗普不顧沃爾特里德醫(yī)院工作人員的勸阻,於北京時間10月5日凌晨在特工的陪同下,乘坐總統(tǒng)座駕,短暫離開醫(yī)院幾分鐘,向醫(yī)院外特朗普的支持者揮手致意,以此向外界傳達他健康安好的信號。
特朗普的“擺拍”遭到媒體和醫(yī)護人員的強烈批評,認為他出於政治目的而“巡遊”,完全不顧特工的死活。他們同乘在如此密閉的專車裏,大大增加了特工的感染風險。而他離開醫(yī)院也不符合美國疾控中心的防疫指引,即“在感染期間,不得出於非醫(yī)療目的而動用交通工具”。
此前白宮醫(yī)生康利已兩次舉行記者會,通報特朗普的病情。記者們紛紛質問康利,在第一次記者會上為什麼迴避特朗普吸氧問題。在特朗普發(fā)推承認自己染疫之后,有人調侃特朗普,“終於在推特上談點積極的東西(Donald Trump has finally tweeted something positive, positive一語雙關,即陽性)。有評論指出,康利的談話口徑完全是按照特朗普的旨意來做的,儼然把自己變成了新聞發(fā)言人,而忘記了他作為醫(yī)生的職責。一些評論認為,白宮的信譽因康利隱瞞特朗普的病情而受到進一步損害。
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關特朗普過去兩天的病情細節(jié)逐漸曝光。特朗普在離開白宮前,因血氧飽和度急劇下降,出現(xiàn)高燒等癥狀,曾經一度吸氧。在好轉之后,乘直升機轉往醫(yī)院,在那裏再次再現(xiàn)血氧飽和度下降的病征。在這種情況下,醫(yī)院讓他服用地塞米松,這劑藥被牛津大學醫(yī)學院證明對治療新冠重癥患者有效。在短短的48小時內,特朗普注射的藥物還包括瑞德西韋,并採用再生元製藥的雞尾酒療法,以降低體內的病毒水平。
這些治療方法在如此短時間內用在一個人身上,差不多是全球第一例??梢灶A料,痊愈之后的特朗普將會告訴美國人民,新冠不過是一個“重流感”的判斷沒有錯,他以身試藥都是為了拯救美國人民。特朗普的主治醫(yī)生表示,特朗普最快將於周一返回白宮。這兩天,白宮仔細斟酌特朗普的病情措詞,“無非是在大選只有28天的情況下,試圖努力呈現(xiàn)讓總統(tǒng)看起來不錯的幻象,更何況一些州的提前投票已經開始”。
CNN的評論文章稱,白宮應對新冠失敗“成為教科書式的經典案例”。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9月26日在白宮草坪舉行的大法官巴雷特提名儀式,是引爆這場疫情風暴的引信。至少七名參加者感染,包括總統(tǒng)夫婦等。由於巴雷特本人今年夏天感染過新冠肺炎,所以沒有出現(xiàn)在感染者名單之中,否則這場圍繞巴雷特提名的兩黨之爭在大選投票日之前將就此打住。
共和黨參議院領袖麥康奈爾前天表示,儘管參眾兩院因白宮疫情而推遲兩周運作,但司法委員會的提名聽證會將於10月12日如期舉行,兩名被感染的司法委員會委員蒂利斯和邁克.李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參與聽證,這樣即可確保10月22日提交給參議院全體大會表決。
不過最大的變數(shù)是,包括威斯康星州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遜在內的3名感染者,能否在投票日前恢復健康,這將直接關係到這場大法官提名的成敗。
目前參院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力量對比是53比47,且有兩名共和黨參議員明確表示反對在大選前表決,如果再有三名共和黨參議員缺席,恐怕會導致巴雷特的提名無法獲得半數(shù)選票。參院少數(shù)黨領袖舒默認為,在數(shù)名參議員感染新冠肺炎的情況下,仍堅持推進聽證議程是不負責任的行為,通過視頻方式對大法官的聽證也不夠嚴肅。
白宮淪陷是特朗普輕慢應對新冠付出的慘重代價。在美國大選處於如此關鍵的時刻,把特朗普圈在白宮和醫(yī)院裏,對他來說無異於是一種政治自殺行為。有輿論認為,特朗普從中吸取的唯一教訓是,“以身試疫”來得太晚了,否則這時候的美國將變成充斥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標識的紅色海洋。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自詡為“天選之子”的特朗普在特級護理下活過來,不大可能深入理解新冠的致命性,要想通過總統(tǒng)給全美人民做個防疫宣傳的好榜樣比登天還難。即將回到白宮“復工”的特朗普當務之急是如何重塑形象,爭分奪秒為大選作最后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