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wǎng)

大公報電子版
首頁 > 專題 > 神州大地 > 正文

陳玉樹圓明園《松風》55號閃耀中意建交 55 周年藝術(shù)特展

2025-06-30 15:24:41大公網(wǎng)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當?shù)貢r間6月25日,由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lián)合意大利文化部等單位主辦的“光影同輝 美美與共”——慶祝中意建交55周年藝術(shù)特展在意大利林琴國家科學院盛大開幕。中意建交55周年特聘藝術(shù)家、四君子藝術(shù)中心主席陳玉樹的作品圓明園全球限量版《松風》55號應邀作為中國古典家具代表作品亮相特展,以榫卯智慧與文化符號的深層隱喻,將再次書寫由北京到羅馬、由北京到米蘭人文交流新篇章。

  陳玉樹圓明園全球限量版《松風》55號緊扣中意建交 55 周年的歷史節(jié)點,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基底,巧妙融合儒家 “和而不同” 與道家 “天人合一” 的核心理念。作品以榫卯結(jié)構(gòu)的 “連接智慧” 隱喻兩國關(guān)系的緊密共生,松鶴意象則象征友誼如松柏長青、似鶴鳴遠播。正如創(chuàng)作理念所指,《松風》不僅是古典家具的藝術(shù)呈現(xiàn),更是 “從絲綢之路到現(xiàn)代文明” 千年情緣的當代見證,讓東方造物哲學與意大利人文精神在方寸之間實現(xiàn)跨越時空的共鳴。

  陳玉樹圓明園全球限量版《松風》55號以 “四平八穩(wěn)” 的方正形制呼應中國 “天圓地方” 的宇宙觀,桌面與四足的對稱結(jié)構(gòu)又與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的美學法則不謀而合,象征兩國文明根基的厚重。三圍屏式靠背以 “海納百川” 的弧度詮釋東方包容精神,搭配 “拐子紋” 邊框線條,與意大利古典家具的弧面韻律形成 “剛?cè)岵?rdquo; 的視覺對話,恰似中西美學在碰撞中的和諧統(tǒng)一。

  松鶴圖騰構(gòu)成作品的文化內(nèi)核:松樹取意《論語》“歲寒知松柏”,隱喻中意關(guān)系歷經(jīng)考驗而堅韌;仙鶴援引《詩經(jīng)》高潔意象,與意大利 “和平鴿” 文化形成 “和平共處” 的價值共振。背面雕刻的 “五福捧壽” 源自《尚書》,與意大利 “Buona fortuna”(好運)的民俗祝福形成跨文化呼應;扶手的松枝雕刻融合中國君子品格與意大利人文韌性,靠背板 “絲翎檀雕” 工藝呈現(xiàn)的 “松鶴延年圖”,更與意大利 “生命之樹” 意象遙相呼應,讓每一道紋路都成為文明對話的密碼。

  這件亮相中意建交 55 周年特展作品圓明園全球限量版《松風》55號,不僅以方正形制承載文明互鑒的格局,更以蜿蜒雕刻流淌友誼長存的韻律。正如特展所倡導的 “光影同輝 美美與共” 精神,《松風》的亮相不僅是一次藝術(shù)展示,更是兩大文明古國以匠心對話、以技藝傳情的時代注腳 。

  陳玉樹作為中國古典家具領軍人、新時代古典家具流派倡導者、國家文物局文研院研究員、國家博物館基金會理事、圓明園基金會理事,曾獲中法人文交流杰出貢獻獎,曾為APEC 領導人峰會、世博會、奧運會、博鰲亞洲論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及國賓館、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展覽館、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人民大會堂等國際盛會及藝術(shù)殿堂提供古典家具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李孟展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