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外觀設計源于中國傳統(tǒng)禮器“樽”,內部設計則融入了沙漠、星空、古道、飛檐等多種文化元素。它就是第六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jié)上《老兵故事》的演出場館——兵團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大廈。
兵團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大廈外觀設計源于傳統(tǒng)禮器“樽”。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宋海波攝
它位于烏魯木齊經開區(qū)(頭屯河區(qū))五一農場利民路426號,距離烏魯木齊市區(qū)約30公里。建筑面積為1.99萬余平方米,建筑高度為32米,共有5層樓層,于2022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兵團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大廈觀眾廳。圖片由兵團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大廈提供
兵團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大廈觀眾廳設計讓人耳目一新。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趙梅攝
“我們這座演藝大廈雖然建成僅一年零兩個月,但已經承接了近30場大型演出,接待觀眾達近萬人次。”7月13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歌舞劇團燈光設計王志剛說,這座演藝大廈目前是兵團文化藝術展示的主要窗口,兵團歌舞劇團、雜技團、豫劇團、秦劇團的演出、創(chuàng)作、培訓、排練都在這里進行。
7月13日,演員們正在進行大型原創(chuàng)音樂劇《活界碑》的排練。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趙梅攝
記者在現(xiàn)場采訪了解到,這座演藝大廈雖然“年輕”,卻有著海納百川的“胸懷”。
“演藝大廈外觀設計源于傳統(tǒng)禮器‘樽’,為的是營造出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和龐大感,體現(xiàn)它的端莊大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歌舞劇團團長蔣玫說。樽,古之禮器,意為敬奉,起時雙手捧至頂,行頂天立地之勢,其有容人之量、寬容大度之寓意。
一樓觀眾廳主要展示的是兵團精神的文化元素,“兩側墻壁流線型沙漠設計、頂部密集的星光設計,體現(xiàn)的是兵團人扎根大漠、奉獻進取的面貌,同時寓意兵團人就像夜空中的繁星,照亮大漠,守護著邊疆的安寧。”蔣玫說,這個廳按中型劇場舞臺標準設計,舞臺高11米,臺口寬度16米,觀眾席寬度為22米,可容納觀眾524人。為讓觀眾廳功能更加完善,工作人員還對其進行長達3個半月的優(yōu)化分析,“為的是讓觀眾坐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能達到完美的觀看效果。”
音樂廳采用的是國內先進的建筑聲學設計。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趙梅攝
一樓音樂廳展現(xiàn)的是國內先進的建筑聲學設計。“我們這個音樂廳完全按照國內主流音樂廳標準設計,使用材質均有反聲、吸聲設計,演員在唱歌或者演奏的時候,不用加任何擴聲設備,就能讓廳內所有觀眾清晰聽到自然的聲響效果。”王志剛說,這個音樂廳目前可容納227人,已經承接了十余場獨奏、小型音樂會等演出。
盛世梨園廳的中式風格韻味十足。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趙梅攝
一樓是盛世梨園廳,仿古的太師椅,屋頂翹起的飛檐,讓人恍若穿越過去的戲園。“梨園廳是按中國傳統(tǒng)戲園所設計的,小型戲曲、相聲、曲藝等文化元素全部融合在這里,比如太師椅、飛檐、廊柱等。”王志剛說,這個梨園廳可容納百人以上的觀眾,可承接豫劇、秦腔、相聲等多種曲藝表演。
“此次舞蹈節(jié),我們參演的劇目是《老兵故事》,目前,演員正在加緊排練,工作人員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演出前的準備工作。我們將通過這一劇目,向更多的人展示兵團精神,講好兵團故事。”蔣玫說。
資料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