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上海歷史博物館舉行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暨臺胞抗日史料展,免費對公眾開放。 大公報記者張帆攝
“精忠映天地,日月照今古”,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暨臺灣光復80周年。上海市相關紀念活動近日陸續(xù)登場,包括“血脈相連 共衛(wèi)山河”臺胞抗日史市民講壇、“從乙未抗戰(zhàn)到淞滬之役”尋找兩岸共同抗戰(zhàn)記憶交流活動和臺胞抗日史料展等。兩岸臺胞抗日先烈先賢后裔、在滬臺胞代表共同見證。參與活動的臺灣抗日烈士后人表示,海峽兩岸永遠是一家人,不能分離。中華民族團結抵御外侮的昭昭信史不容割裂,中華兒女并肩保家衛(wèi)國的珍貴記憶必須守護。\大公報記者 張帆上海報道
“赤子同心補金甌”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暨臺胞抗日史料展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日前揭幕,并將免費對公眾開放至10月9日。
記者在現場看到,本次活動通過廣泛征集兩岸史料,運用史籍覆製、報章摘引、實物陳列等形式,以自古一家、馬關割臺、乙未抗戰(zhàn)、日據暴政、武裝抗日、文化抗日、兩岸并肩、歡慶光復等主題篇章,集中展現了1895至1945年的50年間,臺灣同胞在民族精神引領下,堅持團結抗戰(zhàn)、奮勇保家衛(wèi)國,堅守中華文化的崇高民族氣節(jié)和愛國愛鄉(xiāng)的宏大史詩,昭示了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歷史事實。
后人赴滬找尋先輩事跡
不少參與臺灣抗日的仁人志士,與上海有著深厚淵源。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創(chuàng)會理事長、臺灣霧峰林家后人林光輝介紹,上海作為近代重要港口、商貿樞紐,是兩岸抗日物資流通的關鍵節(jié)點,也是兩岸共同抗戰(zhàn)記憶的重要體現。同時,亦有不少烈士從上海出發(fā),赴臺參與抗日。
記者從上海市臺聯了解到,如在臺秘密組建革命組織并撰寫《大革命宣言書》的烈士羅福星就是從上海赴臺舉事。在臺灣,他痛斥日本在臺的暴虐罪行,號召民眾團結抗日。1913年12月,羅福星被捕,次年3月遭絞刑犧牲,就義時年僅28歲。
此次來滬參與紀念活動期間,羅福星的孫輩羅秋昭在上海市臺聯協助下,在上海圖書館查閱到民國初年記載其祖父事跡的珍貴報刊史料。羅秋昭表示,作為后裔,深以祖父為榮,盼此行能挖掘、傳播更多包含祖父在內的臺胞勉力抗日的史實。
臺灣霧峰林家后人、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林銘聰亦表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是由兩岸無數志士的熱血所換來,我們需要加倍珍惜今天的和平,記住這段艱苦卓絕的歲月,不能忘記過去的苦難和犧牲。我們兩岸同胞說著一樣的話,看著一樣的文字,流著一樣的血液,祭拜著一樣的祖先,我們就是兄弟姊妹一家人。他還表示,“臺胞的抗戰(zhàn)努力構筑了兩岸共同記憶的重要根基,不應被遺忘?!?/p>
斥“臺獨”勢力歪曲歷史
上海市臺聯會長、出生于高雄的盧麗安還表示,今天策劃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系列活動,就是要拂去歷史的塵埃,喚醒兩岸同胞的共同記憶,就是要告訴世人,尤其是告訴我們年輕一代: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中國是兩岸同胞須臾不可分離的共同家園。
她說,近年來,“臺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相互勾結,試圖割裂歷史、磨滅記憶。然而,歷史不容歪曲,大勢不可阻擋。中國終將統(tǒng)一、也必將統(tǒng)一的歷史大勢,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